天堂草
建設海淀高質量園林
按照海淀區“兩新兩高”戰略要求,區園林綠化局提出建設高質量的園林。高質量園林包含三個特征,一是生態必須優良,二是景觀必須優美,三是功能必須完善。通過以上三方面的建設實現高質量園林。
王志偉表示,將全面建設六個園林,第一是生態園林,生態是園林的底色,要發展好生態園林的生態效益,充分發揮園林在改善氣候、調節城市溫度、固土蓄水、生物多樣性等方面的作用;第二是景觀園林,指的是美的、好看的、賞心悅目的,每一處園林就是一片景色,就是一幅圖畫,就是一首詩;第三是服務園林,配套設施齊全、功能完善,最大限度滿足不同需求的老百姓游園、觀光、旅游及休閑;第四是科技園林,積極為信息化技術在園林空間內提供應用場景。
積極發展園林科技,改善植物與環境的關系,引進名優特品種,體現園林的科技特色;第五是文化園林,其核心在于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自然觀,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順應自然,按自然規律建設園林,既要關注花草樹木,又要關注其他園林生物,視它們為人類的朋友;第六是安全園林,保證安全是第一要務,要在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和依法護綠方面下功夫,充分保護來之不易的綠色資源。
對于上述目標,區園林綠化局提出要通過規劃引領解決園林建設中南北不平衡、東西發展不充分的問題。具體來說,重點關注中關村科學城北區、科學城南區和西山地區三個區域的園林建設。要在南區廣植城市森林,在北區建設園林,通俗地說,就是“森林進城,園林下鄉”,通過城鄉園林要素的互動化解南北的不平衡。同時,要在西山地區實施森林經營工程,改善林分結構,增加彩色樹種,提升觀賞功能,實現山區多姿多彩,南區森林環繞,北區綠海田園的目標,形成西山畫屏、綠廊貫通、兩心為核、綠鏈織園的生態空間結構。在高起點規劃的基礎上,還要堅持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高水平保護、高強度改革。
創建國家森林城市
海淀區提出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宜居宜業城區和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的目標。北京市委市政府也要求海淀區在“兩區”建設中當榜樣、樹標桿,這些新目標,為園林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海淀區在2010年完成了創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經過十年的發展,我區森林覆蓋率進一步提高,已初步具備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基礎條件。據統計,目前森林覆蓋率已達到35.78%,城區綠化覆蓋率達到5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3.95平方米,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92.21%,已形成穩固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通過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將進一步提高海淀區城鄉森林面積,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豐富的物質產品、生態產品和精神產品。王志偉說:“通過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能夠廣泛發動群眾,把各方智慧匯聚起來,把各方力量凝聚起來,共同建設我們的綠色家園?!?/span>
繼續完善公園配套設施
十四五時期,通過創森行動將落地一批園林建設工程,解決一批環境臟亂問題,極大刷新高品質城市顏值,不斷挖掘森林文化、植物文化與古樹文化,打造海淀森林城市特色。改造和提升一批城市森林公園、郊野公園、城市公園、社區公園、小微綠地、口袋公園等。同時,建設一批古樹公園、遺址公園、科技公園等主題游園。另外,積極落實生態惠民措施,精心打造“全齡型”公園,覆蓋不同年齡層次人們的需求,在公園當中設置適合兒童游樂的兒童樂園,適合老年人鍛煉的區域,適合青年人鍛煉的區域等,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真正實現“推窗可聞花香,出門就逛公園”的目標。